基药营销模式的演变方向

发布日期:2012-05-24  |  浏览次数:86804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基本药物与处方药的营销是一致的,都需要通过医生来推动销售,患者处于被动消费的状态。因此要做好基药的营销,首先要做医生教育和学术推广,至于是通过招商还是自营,需要结合企业本身情况和战略布局。基药制度推行3年以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老百姓的对基药的认识还不够,一些老百姓甚至不知道基药能100%的报销;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在基药推动上略显吃力,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把控滞后。另外,补偿不到位、各项配套政策不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也是导致基药制度推行困难的原因之一。

对于医药企业而言,产品能否进入目录、能否中标是非常重要的。即便医药企业此前在基层医疗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一旦没有中标,其市场将会很快丧失。而中标的企业,也未必就能够借机迅速发展壮大。在双信封模式之下,基药中标价格都非常低,但成本却在不断升高,为了保证基药的质量和供应,其市场推广费用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医药企业只能不断减少推广费用和推广人员,再加上基药制度不健全,就算中标后产品的销量也未必会上升。 

对于基药应当如何操作,许多企业仍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阶段。从营销角度来看,基药的营销应该更偏向于处方药营销,基药不需要做大量的患者教育工作,因为基药是在医院销售的,因此应以医生教育为主,靠医生跟患者去沟通。   

至于是走招商模式还是自营模式,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战略来定。如果要自建队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营销队伍组建和管理,而在队伍扩大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都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模式没有好坏之分,有的只是适合与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