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零售企业对管理者培训要得法

发布日期:2012-06-13  |  浏览次数:75382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被省掉的培训

方刚是H药品零售连锁有限公司新上任的培训专员。近日,他接到领导的通知,让他在公司月度营运会上对区域经理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为此,他马上进行调查,发现区域经理在有效沟通、时间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结构并不完善,导致其所带团队常犯低级错误。比如没有及时下达通知,使得店经理不知情而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刚传达完A指令,过一会儿又传达与A指令矛盾的B指令,让下属无所适从;店员没有归属感,区域经理觉得这事跟自己没关系……为改善这些存在问题,方刚花了很大心思做好课件并反复演讲。

然而,到了培训当天,因为会议时间太紧凑,所以省去了培训环节。热情高涨的方刚被泼了冷水,万般滋味在心头……

事实上,方刚所遇到的问题,的确是不少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面临的“瓶颈”,即管理团队的系统培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管理者不买账  

在药品零售行业的管理团队中,很多管理者都是凭借自己在门店出色的业绩、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一步步被提拔上来的。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角色转换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卡壳”现象。这是因为大多数科班出身的一线员工所具备的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并不多;或者就算是医药院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的员工,他们所学到的医药专业知识、营销知识也过于简单,无法快速成为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需要的管理型人才。

笔者认为,真正适合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管理型人才,既要有在一线打拼过的从业经历、良好的品行,又要有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受的系统化培训。然而现实情况是,不少药店老总觉得培训可有可无,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算,抓好营业额、做好活动等现实问题才是重要、迫切的事情。就如案例中一样,其他环节都不能省略,偏偏把培训环节给省去了。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不少连锁药店的培训只是蜻蜓点水,很难让有志成为管理者的员工汲取管理精髓。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就算药店老总要求培训专员对管理层进行培训,但很多管理者在企业都有较长的工龄,岁数也不小,大多形成了自己的处事风格,他们既不愿意改变,也很难改变,基本不买培训的账。  

边际效应不容忽视  

鉴于上述存在问题,要对管理者进行培训,可以从这几方面“对症下药”:

让本企业的资深管理者当讲师 这种方式对管理团队有较强的吸引力。如果企业从外面请“空降兵讲师”,很可能因外聘老师对本企业的不了解,导致所授内容不切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而本企业的资深管理者是跟企业一起成长的,在培训中会结合亲身经历的案例,培训会比较生动、实用。这些人才是药店的“镇店之宝”,应倍加珍惜、好好利用。需注意的是,有的管理者虽然经验丰富,但可能不太会演讲,所以应先对他们进行TTT培训(即Train the trainer,培训师专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相关的培训知识。

为学员量身定制内容 针对管理者的培训,一般可设置管理学、市场营销理论、人力资源管理、人际关系学、健康养生知识等课程。进一步细化,则可设置人员管理、沟通技巧、时间管理、SWOT分析、积极心态、有效激励、职业化素质培训等。要注意,确定具体内容前,可先对学员进行履历调查,如学历、专业、从业经历等,量身定制的培训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集中授课+拓展训练 培训形式宜采取“集中授课+拓展训练”。特别在改变思想观念、心态调整、激发潜能、超越自我等方面,拓展训练具有更强的实效性,且拓展训练大多在室外举行,较易被学员接受。

大力支持培训者 药店负责人应意识到,培训是长期回报的投资,只要坚持做,就一定会对业绩产生良性的推动作用。为实现这目标,企业应给培训者更大的支持与空间,同时,培训者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否则,培训者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没有时间进行充电,那么,不仅会影响培训效果,还会束缚自身的发展。培训虽然不像业务部门那样能即时给企业带来明显利益,但它的边际效应很强,不仅能提升员工技能,还能使团队稳定,提高员工的满意度等。因此,企业应适当提高培训师待遇,加大相关硬件设备的投入,使培训师感受到公司对自己的重视,从而更给力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