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进新品的过程中,不少药店都会建立“新品会审表”,通过图表和详细的数据对比,反映所引进新品的毛利率、净利率、盈利空间以及投入成本、运作效果、上游资源及其利用、对其他药品的影响、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与潜在市场需求等。这种较为直观、全面、科学的方法受到不少药店的青睐。一个新品要想在药店“站稳脚跟”,得通过“五堂会审”,即要通过商务管理部、采购部、营运部、财务部、考核部五个部门的“考核”。
定性、定量考核新品
在引进新品前,新品会审表常用作判断该新品是否值得引进的依据;在新品促销中,会审表则是阶段性的评估对照标准。新品考察期后,则用作对新品销售的定量考核、定性分析评价,最终为新品的去留、改进提供关键性的参考依据。
因新品的具体情况以及各个药店的考核重点不同,新品会审表从格式到内容也不尽相同。一般需要填报的内容有:新品的品名、规格、功能主治、厂家、推介卖点。重点性内容则有以下四大指标:1. 经营指标和利润考核指标,如供货价、零售价、会员价、配送价、毛利率、初估净利率、单店预计销售量等;2. 对比指标,如同类产品的供货价、零售价、会员价、配送价、毛利率与净利率等;3. 辅助指标,如上游厂家的资源与支持情况,包括进场费、陈列费、特推费、广告费、带金激励、赠品及数量、授信额度、付款方式与回款期、年终返点等;4. 参照性指标,如其他药店引进该新品的各类价格、厂家政策与资源支持等。
对上述指标、资源等数据进行定性、定量比较与分析,是设立新品会审表的本意。通过对比分析及各部门会审,对新品的销售、推广以及资源应用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最终得出继续引进、改进、加大力度促销或淘汰下架等决定。
五部门参与
参加新品会审会议的,通常有药店的商务管理部、采购部、营运部、财务部、考核部5个部门。其中,引进前的会审通常由商务管理部主持,考察中的会审由营运部组织,而最重要的考察期的会审,往往由考核部牵头会同财务部进行。具体而言,这五大部门在新品会审中的主要职责及作用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