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赛生物撤回赴美IPO 外资创投困局待解

发布日期:2012-06-22  |  浏览次数:65998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正步入寒冬。

    继5月24日,神州租车撤回赴美上市申请之后,北京时间6月13日,又一中国公司撤回了上市申请。该公司为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下称凯赛生物),地处上海,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

    凯赛生物于2011年7月20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上市申请。然而时隔近一年之后,却不得不宣布撤回。

    “海外投资者给我们的估值太低,价格杀得很厉害,我们计划每股15美元之上,但他们杀到了不到5美元。”凯赛生物副总裁张启先透露,他们打算推后上市。

    这和神州租车撤回上市的理由如出一辙。

    记者了解到,凯赛生物撤回IPO,将会对参与其中的创投产生影响。根据投中集团数据,凯赛生物共计进行了四轮融资,其中不乏创投大鳄的参与——高盛、新天域资本、摩根士丹利等均是凯赛生物的股东。

    “海外上市受阻给外资创投带去很大的压力。”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琦说,IPO仍然是外资创投的主退出渠道,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海外上市依然会继续低迷。

    外资创投困境

    进入收获期,却采摘不到果实。

    2006年,已经独立运营9年的凯赛生物迎来了百奥维达中国、弘迈中国、新天域资本、浦东科投四家创投2600万美元首轮融资。而后,公司接连于2006年11月份、2007年10月份和2008年的10月份进行了三轮融资。

    由于独特的生物技术概念,高盛、崇德资本、GMInvestmen、新宏远创基金、北极光创投、摩根士丹利、恩颐投资、Capital International、CGPEV先后成为凯赛生物的股东。

    后三轮融资,共计向凯赛生物提供了1.7788亿美元的资金。

    2011年,凯赛生物到了预定上市的时间,最后却发现海外市场风云突变。

    “我们最初计划融资2亿美元,但在去年7月询价后,我们做出让步,改成了发行690万股ADS,每ADS代表3份普通股,每股12-14美元,这意味着只能融资7000万-8000万美元。”张启先说。

    但是,这12-14美元的价格也没人接受。“为了避免流血上市,股东也建议缓缓再上市,于是我们撤销了IPO的申请。”张启先表示。

    推迟上市,导致创投的日子很难挨。记者了解到,外资创投一般都采取3+7的退出时间安排,就是前3年是投资期,后7年为回报期;但对于中概股,一般情况下第5年就会着手退出。

    因此,2006年、2007年投资的中概股项目,目前正好是准备退出的时候。

    但2011年4、5月份,中概股开始爆发信任危机,其原因是超过24家中国公司账务有瑕疵。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