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福医药:高利地带内外兼修

发布日期:2012-06-26  |  浏览次数:55791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6月14日,人福医药披露了非公开发行股份的预案:该公司拟向包括当代科技在内的不超过10家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6000万股A股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25亿元。

记者了解到,这次募资将定向投给两个项目:即7.76亿元用于收购北京巴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80%股权;2.49亿元用于子公司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异地搬迁以及新版GMP改造项目。其中,以10倍市盈率收购北京巴瑞器械公司涉足诊断试剂引人关注。

10倍PE背后

据了解,本次所有发行对象以现金认购发行股份。其中,当代科技将以现金认购不低于发行总股数的16.788%。发行价格为不低于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财务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巴瑞医疗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净利润9704万元。人福医药参考其他上市公司的并购经验,按10倍市盈率对北京巴瑞医疗估值为9.7亿元。

对于为什么会选择介入诊断试剂领域,人福医药没有做出更具体的说明。不过,从发展路径来看,相对于销售收入的增长,人福医药显然更看中利润增长的诉求,如何保持利润同步快速增长是公司面临的挑战。如果这种分析逻辑成立,那么并购巴瑞医疗,从商业领域深入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对整合公司内部其他商业渠道、做大商业规模、提升公司在生物制品行业的规模和地位、增强公司在生物制品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都大有裨益。

“这是一家长期经销进口品牌医学检验设备的专业化服务公司,人福选择性地进入较高壁垒的细分行业中,除了因为巴瑞医疗良好的盈利能力外,应是看重其背后的罗氏。巴瑞医疗是罗氏诊断产品(上海)公司体外诊断产品在全国最大的经销商,其经销的上海罗氏免疫和生化诊断试剂均在北京市场占据首位,而上海罗氏的背后是罗氏集团。另外,巴瑞医疗还是思达高血凝产品的北京地区经销商。我认为巴瑞医疗将是人福医药新的利润增长源。”一位医疗界研究员认为。

外界认为,人福医药出高价收购看中的就是其背后的资源。这次并购出让股权的5名自然人股东对北京巴瑞医疗做出未来3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亿元、1.3亿元和1.6亿元的业绩承诺。若以上承诺业绩未达到,则以上5位自然人股东应向公司进行业绩补偿。

“很明显,人福的管理层、投资者对这一新的利润增长点抱有很大的期望。”一位熟悉人福的专家告诉记者,人福医药计划通过此次股权收购进入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增强公司在生物制品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这也是内部资源有效整合的综合考虑。

加固血液制品业务

如果说,切入诊断试剂是其借力增厚主业的一种手段的话,那么本次公司通过募集资金进行血液制品生产基地的搬迁改造,则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内部资源的提升。

据其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中原瑞德目前能够生产6个品种12个规格的血液制品,另有冰冻SD病毒灭活人血浆、冻干凝血因子Ⅷ和冻干纤维蛋白原等新产品在研,目前主要生产人血白蛋白和人免疫球蛋白2个品种。公司急需按照新版GMP的要求进行全面改造,而老厂区地理位置受到城市规划和环保限制,故公司提出整体搬迁至光谷生物城。

人福医药董事长王学海此前就对记者说,未来人福医药的侧重点将会重点培育生物制品和基因工程药业务。他解释说,人福医药已形成了以医药为核心的产业基础,在麻醉药、生育调节药、维药等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而随着化学药研发创新的难度加剧,基因药物将会是今后开发的重点。

当前血液制品行业原料血浆供应紧张的局面与血液供应类似,制约着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血液制品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原料血浆供应的限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善。分析人士认为,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力将体现在产品线上:只有血浆的综合利用率提高,才能在有限的原料血浆中获得更多的产品,从而有效地摊薄成本。产品线是否丰富就决定了血液制品企业是否具备进一步增强竞争实力的基础。血制品GMP改造及扩产,将提升人福血制品领域的盈利能力。中原瑞德通过提高血浆综合利用率,可以达到内部挖潜的实际效应。

“人福医药将在基因工程药、生物制品领域复制专业发展成功经验。”王学海如是阐述人福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