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包装设计要服务临床

发布日期:2012-09-08  |  浏览次数:76569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想提高临床识别性,需要对输液袋新识别系统开发。”在日前举办的“2012输液包装发展论坛”上,来自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的苗岩对医药包装产品设计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苗岩

大冢制药市场部部长苗岩

苗岩认为产品设计服务临床,能提高临床识别性(输液袋新识别系统开发、高危药品标示设计),临床使用便利性(易撕膜产品开发)。

如果想提高临床识别性,需要对输液袋新识别系统开发。2006年3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发布《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第24号)。其中第二十一条:同一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同一药品,药品规格和包装规格均相同的,其标签的内容、格式及颜色必须一致;药品规格或者包装规格不同定义:的,其标签应当明显区别或者规格项明显标注。

药品的标签是指药品包装上印有或者贴有的内容。标签伴随着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全过程,而目前现状并不能实现其标准,只有生产质量+临床安全使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在国外对医疗安全的关注与实践是全社会及各个领域的。而且观念也已经发生了实质的变化。他们认为,简单地通过谴责和惩罚医疗人员的行为,不仅不能实现对医疗安全切实有效的控制,甚至可能会产生相反的作用,真正需要做的是如何通过对医疗过错的分析,找出错误的根源,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改造传统的医疗环节,通过程序上的安全性设置和专门的法制来减少医疗错误的发生。

未来方向:由“事后控制”向“事前控制”转变;安全大输液应是生产和使用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药品包装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是药物安全合理使用的重要;保证,作为药品生产企业应将服务概念外延,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重视药品包装、标识及说明书设计,不断完善细节,使药品在使用中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经济。

标识化管理在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静脉输液护理工作内容繁杂且工作量大,差错缺陷时有发生,其中缺乏细节意识、护理标识不明是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加强静脉输液标识化管理可有效预防因工作忙乱而致的静脉差错缺陷。

在产品设计上,应当由从风险管理角度设计。取药错误往往由于瞬间印象相似引起;圈采用艳丽色彩的圆型或弧型的标示线,起聚焦作用,突出识别差异性;深蓝色背底,突出白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