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抗菌药需坚守“四不”原则

发布日期:2012-09-10  |  浏览次数:88516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抗菌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对此,河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张淑慧特别提醒,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要坚守“四不”原则。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抗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应用需根据不同的感染性疾病进行合理选择,尤其要严防以下误区———

不该用的乱用

什么是抗菌药物的滥用?如:某日16岁男孩感冒发烧,至甲医院,甲医生认为情况不严重,建议他多喝水卧床休息,开少许普通抗感冒退热药口服,三日后愈。半年后该男孩又感冒发烧,至乙医院,看到边上其他病人开了许多药,其中还有吊针,于是家长要求乙医生也以大剂量抗生素注射治疗,当日退烧。三天后热度又起,再用大剂量抗生素吊针三天,并开口服抗菌药物一周。自此,孩子对抗菌药产生依赖……目前,尤其要预防在治疗发热、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时的抗菌药物滥用,其实大部分的腹泻并不需要抗菌药治疗,抗菌药物对感冒病毒感染也是无效的。

该用的没用好

如较复杂的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等需要按疗程用药达到治愈,有的患者知道了抗菌药物多用不好后又走入另一个误区,自行减少每次剂量、用药次数,自行缩短疗程,甚至自己更换认为安全的抗菌药。这样的结果是,病情久治不愈,反而容易造成抗菌药多次使用,耐药使治疗变复杂,结果是反复发作,经常输液,抗菌药物使用级别越来越高。

输液比口服药好

因为感冒,32岁的王先生在医院看病时同医生发生争吵,坚决不要医生给他开的口服药。他说自己上次感冒,也是打了吊针才好,这次要出差工作太忙要求输液好得快些。医生给他解释,普通感冒只有继发细菌感染才需要使用抗菌药,而输液只有严重感染情况发生才需要。但他不听,坚持认为输液比口服药治疗效果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要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患病程度、致病菌毒性、适当的给药时机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用法、给药途径与疗程合理,在一定期限内使细菌杀灭”,针对以上误区,张淑慧表示,合理使用抗菌药应做到:不主动要求;不随意买药;不自行选药;不任意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