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转型需重视数据分析和数字化管理

发布日期:2012-09-13  |  浏览次数:80278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在药店需要转型、向多元化药店或专业化药店发展前,其转变必须要有量化的数据分析基础作支撑,包括商品面分析、顾客面分析、不同区域所适合的零售业态发展分析等。这些数据分析应具化到营业额、利润额、发展机会、地理位置等细节。而量化的科学依据也应结合经营者本身的经营理念和零售技术,即所谓的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结合。同时也应考虑外在因素,如顾客和竞争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并搜集外在情报、内部情报,最终确定药店的市场定位、行动纲领,以做好下一步深耕化营运策略的规划。在完成以上的药店系统化过程开发后,把企业品牌和药店业态完整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告诉消费者在微利时代,门店的销售模式和经营定位。 

十年前,台湾零售业只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业内制造批发的传统做法,一般都是针对产品或者推广方式而言的,通过高效的行销组织规划,使产品或推广方式运行得更为顺畅。但现在,台湾零售业又称为服务零售业,即便是普通的零售店也包含各种附加价值,包括承担所谓的物联网业务。以往在台湾地区寄送商品,必须委托邮政单位、货运公司或物流公司,但现在的零售店或者商超都已经把零售流通领域这部分功能纳入其中,同时还增加ATM提款功能、代缴业务功能、资讯情报提供功能、通过电子系统购买高铁或飞机票务等业务。零售药店作为台湾零售业的一部分,也不例外。因此,台湾零售药店当下和未来发展的总方向是往服务零售业方向走,用数据分析方式了解和明确消费者方方面面的需求,以服务为导向,把他们的需求注入到零售药店内,以符合服务零售业的概念。

目前,零售药店还是依靠商品的销售来实现盈利,因此在往服务零售业发展的道路上,零售药店的品类规划就显得相当重要,如果药店品类规划太宽,容易导致成本过高的问题出现。药店在做商品品类规划构成体系时,必须得考虑到商店的经营定位,要使它清晰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并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无论是传统门店、专业化门店、个性化门店或者综合化门店,在商品品类的结构上都有不同的考量,或狭或广,或浅或深。如果门店要往复合多元化门店发展,其综合商品品类就必须做到既广又深。以销售专治牙周病的药膏为例,经营者可以在门店内放置多个品牌,使药店品类广泛。同时由于不同品牌的药膏具有不同的功能、使用方式和包装容量,因此也能达到深化目的。

 而在建立商品品类结构的过程中,现代药店经营者应该重视建立数字管理系统。以往,零售药店门店经营中大部分的商品品项和品类都由供应商提供,现在的思路已经改变为零售商主导,由他们找出顾客所需要的商品,然后把该类商品注入到门店中,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对毛利率、回转率、库存量等的数字分析能力就变得相当重要,因为只有在拥有数字化管理和有效的管理机制的情况下,经营者才能了解哪些商品属于高毛利,哪些属于低毛利,哪些属于低回转。在掌握具体情况后,经营者把低回转产品淘汰出药店,扩充高回转产品的商品线,最终使零售药店真正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