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政策扶持和利好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目前,医药分开也在逐步推进,零差价销售的基本药物目录不断扩大,范围和比例不断增大的大病用药报销,不断攀升的房屋租金和人工费用,致使医药零售行业遭遇生存和发展的压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医药零售面对当前的市场特点和消费环境,急需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而拓宽产品线,走多元化经营发展的道路是目前大部分药店共同的选择,也是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多元化经营依然是药店行业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
寻求新的盈利点
前两年,个别企业扎堆做药妆,部分企业盲目跟进,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时间和金钱都付诸流水。也有些药店做功能性化妆品,但激励政策设计不到位,要么过度推荐,要么商品不动销,效果也不甚理想。以上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模式和做法偏离了药店的主要受众,偏激的激励政策未免舍本逐末,导致多元化尝试失败。
多元化经营应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立足扎实经营管理的基础上,创新补充经营品类和营销策略,达到1+1>2的效果,不断开展品类加法,做大蛋糕。
当前,随着市场环境的恶化和竞争的加剧,药店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非药品类商品占据了更多位置,仅靠药品来维持营收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药店需要转变经营理念,寻求新的赢利点,以确保其长久发展。
多元化并非放弃专业化
多元化经营是医药零售行业管理提升的重要体现,说到底降费增效才是目标。多元化并非放弃专业化,发展多元化的同时更需要专业化服务,只有在经营好药品的基础上,增加医药延伸的服务,才能不断做大做强,做到管理提升,实现效率。
1. 基础管理是多元化的前提
基础管理涵盖内容较多,多为制度、流程的打造,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基础管理做得好才能体现团队强大的战斗力。没有好的基础管理,团队战斗力发挥不出来,多元化经营无从谈起,即使开展了多元化也会成为企业的负担。基础管理要特别注意人员主观能动性和能力的打造,通过轮岗培训分步实施多元化战略,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店员的服务水平明显匹配不了药店的多元化经营战略。
2.绩效考核政策是多元化的动力之源
企业激励政策的设定是个技术活,既要平衡好费用的投入,同时要考虑按劳分配,通过以经济激励为主的有效激励保证净利润的增加额大于费用的增加额,同时要考虑员工的收入总额,避免覆水难收。
3.资源配置合理化是多元化的前提
多元化经营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多元化经营规划。不能脱离自身实际,开展好高骛远的战略定会造成资源浪费,投入无产出,经营计划也无法落地。
4.关联品类打造是多元化经营的方向
增加非药品类(健康相关联产品)的销售,开展多元化经营方式是多样的,包括中药饮片、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家庭保健用品等的销售。究竟采取哪些品类进行重点规划和打造,进行相应资源的匹配?一是要考虑商圈特点;二是要考虑自身人力、物力、财力实际;三是要制定周密详细的计划进行有序推进。
5.矛盾分析法是多元化经营的关键
从单一的药品扩展到“大健康”产品,关键还是在做好药品管理和销售的前提下做好多元化经营。药店的第一诉求仍然是药品销售,从成长性和销售占比来看,药品仍然是药店业绩贡献的关键因素,因此这块根据地必须充分重视,其他的多元化品类只是作为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6.全面撒网做专业服务是多元化经营的有益补充
药店要想在新医改的风暴中立稳脚跟,靠的必然是综合实力的提升。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服务。药店可以考虑增加了一些服务项目,比如代煎中药、测量血糖及血压、测量身高体重等。多元化经营包括但不限于品类的拓宽,也包括创新经营模式,如分租面积异业合作,申办网上药店,争取特殊品种和特殊政策等。
(作者系中盐国本盐业公司企业发展部长,原北京国大药房连锁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