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优化从挑战传统开始

发布日期:2012-09-22  |  浏览次数:54372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在与企业员工优化流程图时,他们往往会说我们企业就是这样做的。细细探究这句话背后的意味,实则反映的是员工对改变的担心。他们担心:这样改变会不会得罪领导?会不会得罪同事?为了体现责任落实,一些管理者会强调流程的拟制者必须署名,而这也增添了他们对日后担责的恐惧,流程优化也可能因此而落空。

 

设计者的三大担忧 

一是对过多的重复签字审批不敢删减任何环节,怕得罪领导。如各种申购、领用、报销流程,往往有很多签字环节,每一个签字者在企业都是实权人物,设计者减少哪个环节都意味着削减了他的权利,都会让自己犯难。

二是对权力集中在同一岗位的工作不敢分解,怕得罪同事。如一条龙采购流程,采购员从市场调查,到供应商选择,到合同签订,到订货履约,到结算付款申请,最后到与供应商对账,一人包揽到底。这给供应商腐蚀采购人员留下巨大空间。但设计者通常不敢得罪人”——在他们眼里采购员都不是一般人。

 三是对创新工作不敢接受,既怕增加自己的工作负担,又怕招致同事反对。如信息汇总与传递,标准贯彻与效果反馈,特别是三级流程中增加的管理改善总结工作,往往是企业日常工作中没有进行或很少涉及到的。众多企业的实际情形是:要么就事论事,要么有布置无检查,要么有传递无反馈,对同类问题的归纳分析、整理升华非常缺乏经验,甚至认识模糊。如果要实施创新流程,对管理者或责任承担者的自身素质要求较高,势必会增加工作强度和难度。

 

企业负责人是关键

 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是企业的负责人。企业负责人不仅要对流程设计者授权,还要为流程设计者壮胆,必须明确表达自己的改革决心,赐予他们尚方宝剑”——告诉他们思想无罪!流程设计期间,大胆挑战传统、勇于突破现状就是设计者的工作,也是设计者的使命。毕竟流程设计之后还要审核审批,设计阶段连改变的想法都没有,怎么能进行流程优化呢?

 企业负责人如果真心实意想改变现状、改善管理,就应该经常过问设计者的工作进展,并且主动关心有没有打破传统的流程设计,鼓励突破现状,参与创新设计的讨论。这样才会消除设计者的疑虑和恐惧,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意和灵感,才能奠定流程优化的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没有企业负责人的主导、引导、参与、鼓励,流程优化就是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