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网站20日消息,为加快推动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强对各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有关行业组织和药品领域企业工作的指导,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药品行业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了建立健全药品研制环节信用体系建设、药品企业产品质量信用管理体系、完善药品流通体系,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药品招标采购机制等十三项要求。
目前整个医药流通行业的格局导致整个行业在过去几年毛利率不断下跌,整个行业平均净利润率不到1%,这种格局在之前的美国和日本也出现过,我们的实证证明,医药流通行业的低利润率为整合和兼并提供了条件。
《通知》要求各地通过药品安全信用征集、评价、披露、分类监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建立药品企业信用档案,并规定诚信记录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置等行业规范。根据《通知》要求,未来各类企业会根据药品安全信用评价结果的差别而确定不同的监管力度,以充分发挥药品安全信用差异对药品企业的奖惩功能。
在上述基础上,《通知》要求各地区对本地区各部门、药品行业等领域的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统一平台,实现对药品行业等领域失信行为的协同监管,以建立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信息档案。未来将依托现有国家电子政务网络资源,逐步建立完善部门间与地区间公共信用信息的互通和共享,以促进药品行业信用信息的应用和服务。
提高药品安全将推动流通行业进一步加速整合,此次《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各地的规划、人口结构、药品供应能力等实际合理布局药品批发零售网点设置,推动一批实力强、管理规范、信誉度高的药品流通企业跨区域发展,以形成以全国性、区域性骨干企业为主体的遍及城乡的药品流通体系。
十二·五规划的定位以及目前各大公司的未来战略使行业整合成为趋势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医药流通企业的整合要求,这个要求是改变医药流通乱象的必然要求,同时目前看来各家大型国有流通企业都为整合准备了充足的现金流,使得这个行业的整合成为大势所趋。
行业整合为医疗流通行业带来新的市场结构,颠覆行业的低利润率状况
完成整合之后,中国市场上的模式将会形成众多医药公司,少数流通大企业,众多医院药店的商业业态,这种业态决定了医药流通企业的利润率有可能大幅上升。因此,我们认为目前医药商业企业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