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鸿翔一心堂等待上市首发,直营店扩张之路仍会坚定地走下去,而其掌舵者阮鸿献在一心堂员工眼里,却是一个相处起来很简单的人。
近日,在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心堂”)2013年辞旧迎春新年晚会上,董事长阮鸿献身穿一心堂红T恤,为全体员工深情献唱歌曲《母亲》,还把年事已高的母亲请上舞台,这一幕让在场的员工们温暖感动,引爆全场掌声不断,成为整场跨年晚会的高潮。
事后本报记者了解到,不少员工看到这一幕时当场落泪。这位身材高大、声音宏亮的老板,在员工心里同时也是个感情细腻的当家人。员工告诉记者,当时在台上看到的已不是公司老板,而是她们中的一员,同样为人儿女,同样知道感恩,感恩赋予自己生命的母亲,感恩在企业大家庭里可以携手并进。
尊重每一个员工
一心堂从最初一个药材收购站,发展到今天成为云南省举足轻重的医药连锁企业,其发展的快节奏让同行侧目,而阮鸿献和他背后的团队力量同样不容忽视。一心堂的一位高管告诉记者,知人善任是他来到一心堂最大的感受。“董事长比我们这些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更踏实更有实力。但他内心敬重职业人,我们和他相处简单,他主要看结果,愿意放手让下面的人去做。”
这种管理企业的思维,来自阮鸿献本人的经历,更来自他的用心。
一心做事 以心换心
12年前,当阮鸿献决定用8家药店成立一个连锁公司时,他为企业取名一心堂,希望“一心做事”,但他说“以心换心”更重要。十年时间,一心堂从8家药店扩张到1600多家,连续三年成为行业前十强。他的成功源自对中药材的钟爱和对市场经营的天赋,同时也在于一个企业掌门人的知人善任。因此,从个人奋斗到带领团队奋斗,再到采取股权激励的经营方式促进集团发展,他不断交出自己的“真心”。
2012年,在一心堂公布的招股说明书中,记者就看到,他给一心堂的企业高管都配了股份,包括业内熟悉的赵飚、周红云等。阮鸿献用股权激励的方式交出了自己的“真心”,也换来了团队的 “诚心”。现在一心堂的高管团队中,不仅有最初的元老级成员,也吸引了大量信息、证券等人才。
阮鸿献多次谈到,人才战略至关重要,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是一个企业的关键所在,也是鸿翔集团的重点工作。而面对经营压力时,如何让员工把业绩上的压力,转化成为寻求增长的自觉性,这是很多老板都烦恼的问题。对此,阮鸿献的做法是:一是把员工的当期收益与公司的业绩成长高度结合起来。二是把员工的未来发展与公司的成长结合起来。这样的结合,让员工看得见摸得着,很具操作性。
打一场漂亮的攻防战
扩张一定不会停止
记者:中国连锁药店的发展已经过了“跑马圈地”的时代,现在的药店正在经受人力成本上升过快、租金上涨等因素的考验。在这个时候,您认为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战略?
阮鸿献:在我看来,“跑马圈地”时代结束后,企业应该采取的战略主要是攻防战。现阶段,在各地都已基本形成了具有较强本地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的企业,而中国连锁药店的行业集中度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因此,连锁药店的扩张一定不会停止,未来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的主旋律将会是“攻防”。
在这个阶段,每个企业都应有明确的自我定位,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企业应该是攻还是防。能攻的企业不攻,必被超越,最终落后。没有攻的能力的企业盲目去攻,也会死得很快。因此,每个企业应制定适合自己企业的战略。
记者:很多药店在进行多元化时,都希望通过引入新产品,招募本土化人才,布局多样化的合作来进行转型,但收效不明显,甚至以失败告终。在您看来,原因何在?
阮鸿献:现在大健康药店没有明显收效,主要基于几个原因:一是在药店购买大健康产品的消费习惯还未成形;二是整个中国的大健康产品明显还不够成熟,生产企业还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三是我们国家的大健康意识还需要逐渐培养,需要大量的公众教育;四是中国的药品零售业对大健康产品相关的经营模式、经营技术还需要提升;五是中国的国民收入水平相对还较低,可用于支付非医疗类的健康产品的开支还不够高。
员工培训尚未达标
记者:一心堂在做大健康药房的转型过程中,在品类创新和消费者研究上如何把握?
阮鸿献:一心堂在做大健康药房的经营转型时,最大的经验是在进行产品多元化的过程中,新的产品不应该脱离健康概念太远,在这个基本原则上进行营销模式的开拓。
记者:目前的门店运营中有什么是您最不满意的?
阮鸿献:我最不满意的,是员工的培训还达不到我的要求。
记者:您一直非常重视人的管理。如何让员工把业绩上的压力,转化成为寻求增长的自觉性?
阮鸿献:最主要的方式是实现两个结合。一是把员工的当期收益与公司的业绩成长高度结合起来;二是把员工的未来发展与公司的成长结合起来。这样的结合应该是有明确措施的,让员工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可行性的。
品牌打造是个长远过程
记者:您认为2013年的药店圈是否会出现“重新定位”的潮流?
阮鸿献:2013年的药店圈是否面临“重新定位”,主要取决于国家医改政策的变化。如果国家的政策发生大的变化,这将是整个中国药品零售业面临的巨大考验,重新定位在所难免。如果政策没有大的变化,暂时没有这个问题。当然,每个企业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外部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定位。
记者:您期望把一心堂做成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阮鸿献:品牌的打造是一个长远的过程。现在,一心堂在所在区域具有较高的品牌认知度与美誉度。后续,我希望把一心堂打造成中国最优秀的连锁药店之一,成为一个在行业内具有标杆意义的企业。
记者:如果要给2013年的药店发展提三个关键词,您会提什么?
阮鸿献:变革、升级、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