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第二条头孢生产线已通过GMP专家现场检查,我们呼吁加大力度,在招标评审中尽快体现新GMP的价值。”南昌立健药业有关负责人如是告诉记者。
南昌立健以头孢制剂为主营产品,是国内首批通过新GMP认证的企业之一,其头孢呋辛原本在国内有不错的市场认可度,但近两年在各省的中标率并不如意,这既是公司主动放弃的结果,也是迫于无奈的被动选择。“因为实在没办法做到这么低的价格。”其头孢呋辛产品这两年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民营医院的开拓保产品销售不下滑,但随着新生产线的换证通过,销售压力剧增。
国家四部委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实施新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促进医药产业升级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通过新GMP认证的企业及产品,在今后药品招标采购中要予以加分的条款,让立健药业看到了希望。“如果各地招标能够重新重视药品质量,体现新GMP所带来的质量提升价值,我们就有机会重新得到公立医院的认可。”
记者了解到,目前较早进行新GMP筹备且通过认证的企业普遍都有类似的心理,因为有机构分析,按照新GMP的设计和运营要求,企业正常的运营成本将增加不少,但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重视和投入,却未能得到市场或有关主管部门的深度认可,因此呼吁招标采购尽快摆脱“唯低价是取”的思路,提高药品的质量分数占比,体现新GMP的价值。
四部委出台利好
近两年的药品招标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有点苦涩,药厂不断降低利润空间以换取中标获得市场,但不一定有量,从此价格体系崩溃,价格水平下降N个台阶,与保价而放弃大部分地区的中标资格,只要你不是独家或原研,便要激烈竞争着。业界一直呼吁国家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药品质量评价体系,能够在招标中对药品做到真正的区分。
而上述文件的出台,很有可能就是突破口。文件提出,要实行药品集中采购优惠政策,在药品集中采购中进一步完善药品质量评价体系,将生产企业相应品种或剂型通过新GMP认证作为质量评估标准的重要指标。在基药集采中,如有通过新GMP认证生产企业的产品参与投标,其他未通过新GMP认证企业的同种产品不再进入商务标评审阶段;在非基药集采中,积极研究探索设立单独的产品类别,并进一步加大GMP认证的评分权重。对于执行统一定价的药品,优先从相应品种或剂型通过新GMP认证的企业采购。
这无疑是天大的利好,已通过新GMP认证的企业产品在基药集采中将不用再被大批未通过新GMP认证的企业围攻,保持相对较小范围的价格拼杀,价格体系将能够更好的维持。如果没有同类产品通过新GMP,还能享受直接中标的待遇;而非基药集采如能够单独类别评标,则在质量层次的分配上就能得到实质性的“照顾”。
卫生部药政司副司长姚建红对该项内容的解读为,这个规定要求在药品招标过程中,谁先通过新GMP谁就拥有优先权,鼓励企业率先过关,提高医药产业和工业化水平,概括起来,总的原则有两条:一是在药品招标、采购和使用过程中,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二是把通过新GMP作为药品招标采购的重要指标。
对于该文件的出台思路,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包括华北制药、南昌立健、白云山等药厂及协会在内的相关专家均非常认可。南昌立健总经理傅晓明则表示,目前招标中的质量评审未体现新GMP优势,文件对通过新GMP的产品在招标定价和质量评价中予以更高分值,在目前药品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是最好的办法。
望实施更有力度
在上述四部委的文件发布之前,2012年9月公布的北京市新一轮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文件中,也已明确提出要通过加分等方式,在招标中体现已通过新GMP的企业和产品的优势。
不过,鲁抗医药制剂事业部总经理谢孔标此前向记者表示,由于北京新一轮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尽管方案已公布,但还没开始执行,所以公司通过新GMP半年多以来,暂时也还享受不到真正的优待。
记者了解到,目前企业除了呼吁新一轮药品招标执行之外,也希望真正提高新GMP在招标中的分值占比。比如,1月16日山东省发布《2013年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常用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试行)征求意见公告》,在技术标100分的构成里,主要还是突出企业销售规模与生产能力,与企业规模相关的评分包括企业生产能力15分,企业生产规模12分,产品交易占有率10分,产品交易覆盖率5分,占到总分的42%,而新GMP认证仅有5分。海南正在操作的非基药招标评审,52分质量分,通过新GMP的企业加分仅为3分。
对此,相关企业人士表示担忧。尽管文件中对基药和非基药招标的情况都有说明,但今后各省市自主招标采购会否按文件的精神执行还存在不确定性,希望相关高层领导督促该文件的实施。另外,招标100分制中,新GMP的加分仅为3~5分,实际上也难以对招标提供实质性帮助,望能更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