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老百姓“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如何形成“大病去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医疗格局?今日,政协委员、省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刘玉萍就此开出了一张“药方”:医疗资源的配置需要从制度上来完善。
刘玉萍委员认为,大医院医疗资源达到最大限度利用还是不够,社区医院的设备环境都比较好,但是就是没有人愿意去,这主要在于老百姓对小医院的医疗技术不够信任,以致造成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现象。“要打断这种恶性循环,需要提升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刘玉萍说。
为此,刘玉萍委员建议医疗属地化管理,根据所属区域将医院重新“打包”,大医院与社区医院形成联动、资源共享,以更高的效率为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定期派专家医生到社区医院坐诊,合理分流病人,可有效缓解老百姓看病一号难求的问题。”
同时,刘玉萍委员建议从制度层面进行约束,比如大医院的医生要晋升职称的,均要与社区医院坐诊时间挂钩。医院到社区医院的转诊可取消门槛费,减少看病的流通环节。
此外,刘玉萍委员指出,大医院的康复期患者也可转到相联动的社区医院,腾出大医院的床位,“对转移到社区医院的患者,其主治医生要负责跟进后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