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医院的赢利模式,应该如何成功打造?

发布日期:2010-06-07  |  浏览次数:85984  转载来源:编辑部整理

 

中国民营医院的赢利模式,应该如何成功打造?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如今,我们的许多民营医院似乎总喜欢刮流行风,总是一阵接一阵的相互仿效,相互“学习”,都希望把别人成功的模式拿来照搬照抄,变为自己的东西,希望于通过流行的拿来主义使自己发展壮大。
那么,医院究竟何时才能找准自己的风向标,不刮流行风?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于斐先生认为,一些医院尤其是靠自力更生发展壮大的民营医院,迫切需要立足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以品牌为导向,走自己具有特色的路子,刮出自己的四级甚至更大级别的风向,方可在市场角逐中稳步提升。
 
营销策略下的宣传,相时而动
营销策略是医院必须面对的大事问题,关系到医院长期发展的远景目标和奋斗方向。尤其是民营医院作为医疗产业中一只新兴的力量,其所面临的市场压力,决定了她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尤其应注重营销策略的选择。
 
目前的民营医院所选择的营销策略不外乎以下几种:平面品牌广告费用过大,就做短期的软性广告;中央媒体花钱多,就在地方小媒体上轮番轰炸;确立一、两个专科或专病,通过自主销售低价处“方”,来实现大钱大赚,小钱小赚的目的;不可否认,一些广告宣传中往往带有明显的夸大和误导成分,一些单位甚至无中生有、杜撰出康复病例来提升自己的口碑,实现张罗消费者,聚拢人气的目的。
 
倘若我们以短期获利的营销眼光来看考察这一现象,民营医院这种广告营销方式无疑是有效的,广告打出去,病人引进门,结果定然可以财源滚滚。然而,从长远利益考虑,一个民营医院寿命可能因为此种做法而短命甚至会形成夭折的局面。举个例子,不久前,有关报道援引某权威专家的介绍称,x民营医院在治疗不孕不育症方面确有其独到之处,相关设备在国内也算领先的。而其广告营销策略实施得也颇为到位,效果自然不凡。但是,夸大不实的内容终究还是使这个红红火火的民营医院成了众多媒体与民众谴责的对象,其违法广告也被勒令停播。其实,大家都明白,x医院不过是作了示范作用,目前散发于各地方电视台、报刊上的非法医疗广告不胜枚举,其中大多数是民营医院做的。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民营医院的广告营销呢,要不要争相刮流行风呢?民营医院广告应该刮什么风,刮几级风?
 
很多人对此的态度大都举棋不定,不一而终。一些民营医院的负责人也曾表示:做广告夸大疗效也是生存压力所迫。不做广告,招不来病人;如实宣传,一样招不来病人,因为多数民营医院的疗效并不比综合医院或公立医院好多少,而民营医院又不在医保定点医院范围内,所以生存空间十分有限。但是,毕竟有些与众不同的民营医院,刮自己的四级甚至更强的风。之所以说他与众不同,一是因为他们的管理曾出身不凡,大都有海归、博士的教育背景。而且专业与医学很相近,是地地道道的管理学专业教授;二是因为他们对民营医院做广告有着独到的见解。
 
据了解,我国民营医院的总数现已达到全国医院总数的15%以上,上规模的医院已达到1500多家,其他绝大部分为中小医院,而各类诊所则不计其数,它们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乡镇、城乡结合部和城市开发新区,而且多数是中医医院。
 
目前这些民营医疗机构,主要包括由私人诊所发展起来的有一定规模的医院;企业和个人通过兼并、注资改制发展起来的自主经营或股份制医院;由国外资金注入而建立起来的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原政府办医疗机构改制而成的医院等等。
 
    在全国各级民营医疗机构总数量已占半壁江山的情况下,其诊疗人次数却仅占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的2.7%,入院人数占全国医疗机构入院人数的2.5%,在每年超过万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医疗市场这块大蛋糕中,民营医院仅占不到3%。

    在我国逐步开放医疗市场的大背景下,许多民营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显现出机制活、观念新、市场化水平高的优势,反而遭遇了许多“成长的烦恼”,并因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受到社会诟病。造成目前民营医院这种现状的原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
 
从外因上来分析,民营医院面临的几乎是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两者的竞争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上的。而且,不要讲国有资本大踏步退出医疗市场这样的话,这是不可能的。公立医院还是国家医疗市场的主体,我们只能期待民营医院一步步地发展壮大起来,形成有益的补充。此外,外部环境主要是指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目前对民营医院的政策扶持还远远不够,很多东西都没有明确;在医保、税收和职称、人员培训等方面与公立医院相比都有不公平之处。社会的舆论环境也不太好。我们不要对民营医院期望太高,但也不要总是带着质疑的眼光去看待。民营医院存在的问题公立医院也同样存在,而且比比皆是,不能一棍子打死。
 
从内部环境上来看,主要还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不规范的东西以及对其监管的不到位和不及时。
 
诚信危机引发置疑
 
    在市场中博弈的民营医院,广告宣传是其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战略手段。然而,恰恰因为广告不实宣传,疗效与承诺不相符合,给患者造成心理创伤和经济损失,埋下了患者不信任的重重危机。 
 
据调查,一些民营医院由于医疗水平、知名度、信誉度比较低,投资者急功近利,便出现了发布虚假广告、擅自增加诊疗科目等“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