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外流现在面临的境遇,冰火两重天。有些被严厉处罚;有些却干的轰轰烈烈。
院外处方,深圳三级医院科主任被停职调查
据羊城晚报讯,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产科门诊医生授意就诊患者,到妇产中心大楼对面的上禾林药房购买指定药品。
4月14日,龙华区卫计局通报,已组织应急办、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对该医院产科门诊进行了全面检查。
龙华区卫计局介绍,将对两名涉事医生邹某、孟某,由所在医院给予停职接受调查处理,同时停止邹某产科门诊主任职务。下一步该局将对相关涉事医生做进一步深入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深圳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76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公立综合性三级医院。医院现有职工1969人。产科婴儿分娩量9000多例,连续多年居深圳市综合医院第一。
药企和医院联手,却干的热火朝天
深圳严厉处罚,但处方外流在近在咫尺的广州,却是天壤之别。
从今年2月8日起,广东省最著名的“三甲”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将成人门诊药房移出医院。在该医院门诊就医的患者不再在医院药房取药,而需至院外的广州医药大众医药妇儿中心店。
这是广州第一个完成“医药分家”的案例。参与的主体是广药集团旗下的广州医药和医院。虽然,同样处方外流,医生私下发“小卡片”引导患者医院外购药被严惩;大型药企和医院的合作,却做的大张旗鼓。